笔趣阁 > 武侠修真 > 大明:逆天属性,我杀敌捡取长生 > 第316章 朱元璋:削藩,从今日开始!臭小子,你放心了吧!

第316章 朱元璋:削藩,从今日开始!臭小子,你放心了吧!(2 / 2)

“这是什么?”

“琉璃碗吗?”

朱元璋拿起了一个玻璃碗,十分诧异的问道。

一旁的朱标也拿起来一个,惊讶道:“竟然如此剔透,没有任何杂质?”

“再看看这两个。”朱应笑了笑,指着玻璃罐里装着的精盐和蔗糖。

两人目光回转,一人拿起了一罐。

“这是盐?”

朱元璋拿起了精盐,惊讶道:“怎会有如此细的盐?比我朝廷供给的都要细了不知多少。”

说着。

朱元璋打开罐子,伸出手捏了一点精盐,然后放到了嘴巴里。

顿时!

惊呆了。

“这…这比我朝廷特供的精盐都要入味许多啊,没有任何杂味。”

“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朱元璋更为惊讶了。

饶是他这一个皇帝此刻都难以平静了。

如果说朱应提出藩王制弊端,宗室供养弊端是后怕,那么现在朱元璋的心情就是惊喜了。

“这个不是精盐。”

“这是什么?甜的?”

而朱标在尝试了蔗糖后,更为惊讶了。

这是他从未吃过的甜味,十分纯粹。

“咱看看。”

朱元璋立刻从朱标手中的接过了这蔗糖罐子,然后伸出手捏了一点,又放到了嘴巴里尝试,更是眼前一亮。

“这是什么?”朱元璋更为惊讶问道。

看着两人的表现。

朱应则是镇静的笑着。

这三件东西。

特别是玻璃。

绝对是现代化的一种冲击了。

至于蔗糖,同样也是如此。

“一件件来。”

“这些剔透的容器叫做玻璃,可以用来做各种容器,用途很大,完全封闭起来甚至都可以用来保存火药,让火药保存更久。”

“而这个的确是精盐,我麾下的匠人经过我给的方法重新提炼而出的。”

“这个叫做蔗糖,同样也是我给了方法让匠人提炼出来的。”

“你们说,这三件东西如果面世,那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改变?”朱应笑了笑,看着两人反问道。

“不说别的,就是这精盐就超过了我朝廷特供的,不过盐归国赋税,不可轻卖。”朱标沉声道。

“盐归国之财政,自是不可轻卖。”

“但,我要让我大明天下的子民全部都吃上这精盐,真正的盐。”

“而购盐的价值,不会比他们如今买的粗盐贵。”朱应则是沉声说道,带着一种坚定。

一听这。

朱元璋父子两人都可以清楚感受到朱应话语之中透出了坚定,更有心系万民的真心。

“想要天下百姓都食此精盐,而且价格还不比粗盐贵。”

“这太难了。”朱元璋则是摇了摇头。

“皇上。”

“我所掌握的提炼技术可超过了朝廷盐司太多了。”

“所以制造成本,你们都无需担心。”朱应自信一笑。

“真的如此?”朱元璋睁大眼睛,也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
“盐为国本,不可轻卖,更是百姓之本,未来无论如何,这盐仍是由朝廷直接执掌。”

“而这玻璃与蔗糖,则是我皇家产业如今的支柱,当然,还有酒。”朱应沉声说道。

“这个蔗糖提炼起来难吗?”

“还有这个叫玻璃的东西,制作起来难吗?”朱元璋关切的问道。

以他的眼界。

自然也很清楚这两件东西出去后,必然会引起整个大明的震动。

这玻璃亮出去,称之为稀世珍宝都不为过。

而这蔗糖,未来同样也会畅销的。

至于酒。

那就更不用说了,在这时代就是冬天必备,毕竟时代驱使,喝酒御寒。

“工艺已经全部掌握了。”

“制造起来都不难。”

“只要我招募人手,两三个月内就可以大规模制造。”朱应笑着道。

“好,好。”朱元璋连声叫好:“雄英,你真的是老天爷赐给我朱家的福星。”

“得。”

“你老就别给我戴高帽了。”

朱应则是瞥了一眼,幽幽的道:“你还是想着怎么解决你的那些儿子们吧。”

“等回去后,我就会开启皇家产业的筹划,但你那些儿子们的兵权,政权什么的,最好都收回了。”

“这些事情我就懒得插手了。”

“还有宗室供养,你也到时候说清楚了。”

一听这。

朱元璋又苦了脸了。

“当初咱设立这藩王制时,曾经刘伯温,李善长,乃至于汤和他们都来阻止咱。”

“咱都驳斥了。”

“甚至扬言不会后悔。”

“可如今真的是要闹笑话了。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。

“毕竟你老的眼界还停留在旧思想那一套。”

“实则。”

“从古至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王朝。”

“你哪怕分封出去了,未来不说太子会削藩,不说我会削藩,你就确定文熙他不会削藩?”

“时间长久下去,他们必然会做大的,很多事情你老去处置比我们这些后辈去解决要好得多,至少不会产生太多的阻碍。”

“如若让太子来,让我来,不仅阻力很大,而且以我们的手段,皇上你觉得他们是我的对手吗?而且我向来就是有仇必报的,谁对我好,我知道,谁对我不好,我可不会放过他。”朱应平静的说着,但话语之中透出意思仍然很冷。

总而言之。

还是那句话。

这些事情朱元璋处置最好,不要留给他们了,留给他们必然会流血的。

“放心吧。”

“咱既然答应了就不会食言。”

“而且你说的也没有错,是咱太性情用事了,当初刘伯温他们是对的,这分封之策本就是错的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对此事也不再辩驳什么。

“标儿。”

“你亲自筛选一些将领,绝对忠于你的,还有文臣。”

“随召藩王入京的旨意一同前往各处封国。”

“罢兵,便就从今日开始吧。”朱元璋看向了朱标,直接下达了一道旨意。

显然。

夺藩王兵权,制衡政权,已然是势在必行了。

或许在老朱心底仍是有些不愿,但面前的两个至亲对于藩王之权也的确是有意见,权衡之下,朱元璋也别无选择。

毕竟在他心底,朱标与朱雄英才是最重要的。

“儿臣,领旨。”

朱标也是当即躬身一拜,欣然领命。

旨意下达后,朱元璋也是彻底放松了,然后看向了朱应:“臭小子,现在你放心了吧?”

“不要单单问我,还要问太子。”

“毕竟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。”朱应笑了笑。

而听到这话。

朱标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难言的喜悦。

这一家人三个字,实则是让朱标心底受到了触动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