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王桂兰心里有规划,魏薇也没有说什么了。
看着王桂兰牵着孩子走远的背影,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珍珠发卡,又摸了摸手腕上的毛线手链。
心里突然觉得,好像也不是所有人天生都是这么坏的,大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罢了。
其实在这个年代摆摊真的都能成为富翁,后世很多人都是摆摊摆起来的。
现在才刚发展,只要王桂兰能够放下她那读书人的面子,愿意去做些所谓的投机倒把的话,日子肯定不会差的。
那边王桂兰听到魏薇的提议,心中充满了希望,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,这段时间所吃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。
别看她现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还可以,但是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狼狈的。
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在京大附近的胡同里租了个小杂院的偏房,狭小但能遮风挡雨。
她把魏薇借的二十块钱分成两半,一半用来交房租和买玉米面、红薯,另一半攒着,打算用来买做饰品的材料。
从那以后,她每天都早早出摊,回来得很晚。
她会根据魏薇给的杂志上的样式,不断改进自己的饰品。
用彩色毛线编手链,用硬纸板剪出小蝴蝶的形状,再涂上颜料,粘在发卡上。
她还会去旧货市场淘些旧纽扣,洗干净后串成项链,便宜又好看。
慢慢的,她的小摊有了回头客,很多年轻姑娘都知道胡同口有个卖手工饰品的大姐,东西好看还不贵。
有时候她忙不过来,旁边摆摊卖袜子的大妈还会帮她看会儿摊子。
总是有人说她,“姑娘你不容易,带着两个孩子还这么能干”。
慢慢的王桂兰也变了,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生活,也不再想着靠别人,每天起早贪黑,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,晚上做手工,周六周日就摆摊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
她知道魏薇说的是对的,她是卖小饰品的,自己邋里邋遢的没人会乐意来的。
所以她会把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,自己也换上洗得整洁的衣服。
遇到顾客砍价,她会笑着商量,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