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城的风带着些新式学堂的书卷气,吹得宁绣绣的两个大辫子轻轻晃。她穿着一身蓝色短褂,配着黑色学生裙,坐在第五师范学校的课堂里,早就没有了当初刚从乡下出来的局促。
跟着文典来省城这一个多月,她不仅进了新学读书,接受着自由平等的新思想,身上那股知识青年女性的温婉、坚定,也一天比一天浓。
文典当初说、城里不讲究姑娘家成亲后必须盘发,喜欢啥样的发型,就梳啥样的。
而他也真的兑现了诺言,前阵子特意领着她去城里最时兴的照相馆,拍了套新式婚纱照。
照片里的两人穿着西装和连衣裙,如今就摆在他们租的单间床头,每次睡前看到,宁绣绣心里都暖暖的。
两人在省城的日子过得充实又默契。
白天一起去学堂上课,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,不用自己开火,省了不少麻烦。
文典说她基础好,凭着他的推荐,再读一年就能拿到师范文凭,到时候就能去小学当老师,教孩子们读书识字。
只是文典比她更忙,白天要跟着张老师去附近村子走访,调研农会的情况,空下来还要在学校补功课,常常忙到深夜,可就算再累,也会帮她梳理当天没弄懂的知识点。
宁绣绣也心疼他,得空了就照着老家的做法,给他做最爱吃的沂水封糕。
费文典看着绣绣做的封糕,他直接吃了一大口。
这是他在省城吃到最香的东西。
而宁绣绣也慢慢懂了文典嘴里新时代的意思:不是光有新思想就够,更是一家人踏实过日子,为了更好的未来一起努力,把那些男尊女卑、封建礼教的旧堡垒,一点点拆开来。
这天下午没课,宁绣绣正和几个女同学坐在校门口的台阶上,围着讨论农会在乡下推行减租减息的事。
“宁绣绣!有你的信!”
她接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,这熟悉的字迹,是苏苏的!
她对同学说了声。
“谢谢。”
迫不及待地撕开。
“绣绣姐:
上次给你写的信收到了吗?你在省城好不好?学业忙不忙?听说省城比老家冷,你可别冻着,多穿件衣裳。
俺好想你啊姐,你走了大半个月,俺只要回家里,娘就会跟俺念叨你,哥和嫂子也常问起你,爹虽然没说啥,可每次吃饭都要提一句、绣绣在城里该吃上热乎饭了。你和姐夫啥时候能回来看看啊?
对了姐,俺有个大喜事要跟你说、俺肚子里有娃了!
你要当大姨啦!刚开始俺还不敢信,郎中号了脉,郎中说俺脉象稳,娃很健康。
俺现在就好像被上了夹板,嫂子啥也不让俺干、一想到要坚持九个月,俺就快疯了。
.....
姐,你别惦记家里,爹娘身体好,哥最近也没出去惹事,俺和文秉更不用你操心。就是俺总想起以前你给俺讲故事、剪头帘,要是你能回来,俺肯定高兴得跳起来。
盼你早点回信,盼你早点回来。
苏苏。”
宁绣绣一口气读完,她赶紧用手背擦了擦眼角,把五张信纸小心翼翼地叠好,放回信封里。
苏苏怀孕了,这真是天大的好事!
她在省城这些日子,嘴上不说,心里却天天想家,想娘做,想苏苏跟她撒娇的样子,想哥跟她拌嘴的模样。
她立刻从桌洞里翻出信纸和毛笔砚台。
她要告诉苏苏,她收到信有多开心;要告诉苏苏,当大姨的她,已经在省城给娃挑了块花布,等回去就给娃做小衣裳。
还要告诉苏苏,她和文典会尽快找个假期,回村里看看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