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一系列新政的推动下,百姓们吃饱穿暖,子弟有书可读,民间纷纷称颂这是“雍正盛世”,史称“新政纪元”。
雍正五年,这两年后宫又陆陆续续的迎来了新的生命。
安陵容诞下八阿哥弘炚。端妃也迎来了自己的小公主,五公主嘉和。
敬妃同样收获喜讯,九阿哥弘晃。
谨贵人此次又诞下六公主慧敏,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,她在孕期格外注意饮食,生产过程比第一次顺利许多,这次她终于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。
欣贵人生下七公主宁宣、被赐封号蕙、晋为妃位,丽妃也迎来了八公主兰馨。
皇室子嗣愈发兴旺。
沿海却再起波澜。早年康熙年间,倭寇多为福建沿海海盗假扮,清廷下禁海令后,沿海二十里划为无人区,以制造真空地带抵御倭寇。
胤禛开放沿海,恢复贸易,这一举措却引发了新的问题,那些倭国浪人再次活跃起来,与沿海走船的商人相互勾结,沿海地区又频繁出现倭国浪人抢劫的乱象,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、搅得百姓不得安宁。
胤禛龙颜大怒。“此等蟊贼,岂能容忍!”
早就有了收拾他们的心的胤禛,总算是有了发泄的理由,毕竟前几年他刚登基,国库空虚,出海打仗,劳民伤财。
这会国库有钱,武器先进,他倒要看看这些倭国人还往哪里逃!
都得、死啦死啦地。
雍正六年,他下旨封胤禵为大将军王,统领十万大军,借道棒子地盘南下——既要吞并棒子,更要直捣倭国。
半年之内,清军势如破竹:先灭棒子,再登陆倭国,生擒江户幕府第六代征夷大将军、也就是第一百一十四代、天皇中渔门。
为震慑反抗者,天黄中渔门被押至其子民面前施以绞刑。
同时,对于所有反抗的棒子国和倭国的男人女人,一律予以斩杀。
而那些选择顺从的男人,被赶到石见银山挖掘银子。
自此,棒子、倭国彻底并入大清版图,被命名为秦淮省,棒子国被命名为半岛省。
对于这两省的子民,胤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。
他们主要从事修铁路、挖矿挖煤等重体力劳动,子孙后代累计劳作满五十年,便可获得大清的户籍,真正成为大清的一份子。
此外,他们要是能与大清百姓通婚,也可直接获得户籍。
恩威并施,既给了这些子民希望,降低了他们的反抗力度,减少叛逆心理,又能增加他们的归顺程度,逐步实现同化。
对于那些坚决不愿意同化的人,只能予以消灭。
到了雍正十二年,已经五十七岁的胤禛身体依旧硬朗,精力充沛地治理着国家。
太后乌雅氏的身体却每况愈下。
尽管如此,她比原着中活得更久。
这些年来,后宫太平,皇帝子嗣众多,兄弟之间和睦相处,看到如此景象,太后心中感到无比欣慰。
入冬之际,太后乌雅氏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她躺在病榻上,面容安详,身边陪伴着两个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