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机处,胤禛一脸凝重地端坐在椅子上,扫视着下方的隆科多、老十三、老十四,还有张廷玉(衡臣)、马齐这五位朝廷重臣。
此时的大清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——朝廷亏空严重,而那些本应廉洁奉公的官员们,却个个贪污受贿,腰包鼓得满满当当。
想派兵去打都没得钱。
他现在每天一睁眼就得为钱发愁。
是时候对那些贪婪无度的官员们动手了,尤其是织造局,更是其中的“重灾区”。苏州织造曹寅,江宁织造李煦,这两家竟然亏欠了朝廷三百多万两银子,而且这一欠就是十多年。
胤禛越想越气,忍不住在心中暗骂。
“曹寅,你他娘的就算死了,也得给老子把钱还上!”
他想到,康熙下江南耗费的钱财,怎能让如今的朝廷来承担?关他什么事!
那是原主的老子,不是他老子。
更何况,要是不抄了曹家,说不定四大名着就会缺失一部红楼梦,从这个角度看,这曹家该抄,且必须抄!
老虎不发威,真当朕是大病猫了!
曹家之前之所以风光无限,全是因为康熙的奶娘出自曹家,所以才收到康熙皇上的看重,曹家百余年啊、享受富贵奢华的生活,祖宗三代都深受皇恩,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可是这曹家却在政治立场上摇摆不定。
原主还是皇子之时,曹家起初是支持废太子这一队的,不惜大把散银子来讨好。后来见太子大势已去,又转而巴结老八和老十四,与他们打得火热。
可谁能料到,最后登上皇位的竟是四阿哥胤禛。
想要挽救大清的颓势,必须下猛药整治官员腐败问题。
他决心彻底查清账目亏空,追讨欠款。
直接下旨定下规矩,到期补不上亏空的官员,直接撤职并查抄家产。
不仅如此,他还要让这些官员的后代子子孙孙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,什么把欠款还清,什么时候恢复征信,什么时候才能入朝为官。
他绝不允许官官相护、买官卖官的现象继续存在。
从今往后,一人出事,直接实行连带制,什么这个大人的人,那个大人的人,互相勾结担保的现象。
张廷玉膝行半步。
“万岁,官官相护积弊已久......”
“那就连根拔起!”胤禛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。
“从今日起,实行连坐制!管他是谁的门生故吏,一人贪腐,满门牵连!”
大清都是朕的,这种事以后不会再有了。
还有今年的税收竟然只收上来了不到一半,要不是要时刻提防着青海的叛乱,他真想现在就推行“摊丁入亩”和“一体当差一体纳粮”这两项新政。
他看着那些表面清高,内心贪婪的清流和贪官,心中冷笑。
你们还在朕面前演戏,这些钱都是朕的,都得给朕交出来!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