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稳住!不要慌!”军官骑马在队伍旁来回奔驰:“我们退得有序,将来就能更有力地打回来!”
部队虽然也在撤退,却保持着基本建制和战斗意志。
他们带走所有能带的武器,互相搀扶着伤员,甚至还有军乐队成员坚持背着乐器。
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淞沪战场上同时上演,一边是崩溃性的溃退,士兵丢盔弃甲,只求活命。
一边是有组织的撤退,部队保持纪律,准备他日再战。
但日军明显不想轻易放华夏守军逃离,疯狂组织追击,天空上的战机也如附骨之疽般不断在天空盘旋扫射。。。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八日黄昏,松江67军组织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,这是他们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而进行的决死攻击。
吴克仁,郭汝栋,王公玙研究决定,由六十七军断后,城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。
此时日军已围住了松江城东门,西门和南门。
“吴军长,你们先撤吧,我的部队人少,我们来断后!”郭汝栋提议。
吴克仁摇头:“不可,我六十七军装备较好,更适合阻击任务。
郭军长,王司令,你们带部队先撤,这是命令!”
完成三日坚守任务后,吴克仁下令各部准备后撤。
此时守军已伤亡殆尽,5名旅长,师长,参谋长阵亡,日军三面包围松江,仅北门可通行。
吴克仁坚持到午夜12时才下令全线撤退。
八日深夜,松江沦陷。
撤退过程混乱而悲惨,伤员太多,担架不足,许多重伤员自愿留下断后。
“军座,你们走吧,给我留颗手榴弹就行。”一名双腿被炸断的营长微笑着说,“我还能换几个小鬼子。”
吴克仁紧紧握住他的手:“兄弟,我对不起你们。。。”
“军座别这么说,咱们当兵的,能死在抗日战场上,值了!”
幸存下来的守军们相互搀扶着,带着沉重的脚步,离开了他们血战三日的阵地。
每个人脸上都混合着硝烟,血污和泪水。
突然,震耳欲聋的炮声毫无征兆地从天际传来,不同于日军步兵炮沉闷的轰鸣,也不同于国军山炮熟悉的嘶吼。
这是一种更加密集,更加尖锐的破空之声,仿佛天幕被硬生生撕裂。
“炮击!隐蔽”老兵们本能地嘶喊着卧倒,尽管他们早已精疲力竭。
然而,下一瞬间,所有还能抬头观察的人都惊呆了。
成百上千发炮弹并非落向岌岌可危的松江城,而是如同长了眼睛一般,精准地砸向了正在组织最后总攻的日军进攻序列!
轰!轰!轰!轰!
大地在剧烈震颤,仿佛发生了地震。
连续不断的爆炸在日军队伍中腾起一团团巨大的火球和烟柱,破碎的肢体,武器零件和日军的膏药旗碎片被猛烈地抛向空中。
进攻节奏瞬间被打断,日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陷入一片混乱,凄厉的惨叫声甚至短暂压过了爆炸声。
“哪来的炮火?!”
“是我们的援军吗?!”
“不对!这炮声不对!不是我们的人!”